教學理念 |
融入藝術與人文、社會及語文等領域之部份課程於環境教育之中。 |
教學目的 |
1. 了解水對自然及人類的重要。 2. 觀察河流的動態與不同的風貌,以線條表現水的動態。 3. 從名家畫作中,欣賞不同的表現方法。 4. 運用認知及想像,彩繪河川風情。 5. 能與同學共同創作。 6. 練習用不同的彩繪用具創作。 7. 運用語詞的替換練習來表達家園的美麗景色。 8. 培養關心生態環境的態度。 9. 培養珍惜水資源的態度。 10. 環境與生態教育,要維持平衡,才能有美麗的家園。 |
教學內容 |
第一節 1. 展示土石流圖片,讓學生發表他們的想法。 2. 引導學生發表河川附近的動植物大約狀況、汙染狀況及人們的利用情形。讓學生明白不同區域會有不同的問題和發展。3. 呈現國語「在空中飛行」文章中的部分優美的詞句:第二節1. 介紹課本上的兩幅作品: 李梅樹的《河邊清晨》、藍蔭鼎的《養鴨人家》。 2. 讓學生發表想呈現河川的哪個部分? 介紹集體的創作方式: (1) 分割式 (2) 接龍式 (3) 分工式。 4. 本次教學採取接龍式方式,將全班分成6人一組。 5. 提醒下次上課要帶的用具。 第三、四節 1. 討論和試驗彩繪用品的混合用法,例如先蠟筆再加水彩、 先水彩再加粉筆或蠟筆。 2. 構思、構圖。 3. 作品修正及欣賞。 4. 交代學生觀察或收集河川汙染的資料,下次上課備用。 第五節 1. 讓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河川汙染圖片或資料。 2. 討論造成河川汙染的原因: 如:亂丟垃圾、工廠排放廢水、油汙染…等原因。 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生活習慣態度也會影響到周遭的環境。 3. 請小朋友想像自是小水滴,在乾淨的河流和骯髒的水域各做一趟旅行,有何不同的感受。 4. 讓學生發表自己所想像中看到的景象,並引導出大家都喜愛居住在乾淨和美麗的環境中之結論。 5. 播放社會《水資源與生活》動畫VCD。 指導學生應養成珍惜水資源的觀念和正確態度,並歸納出 家鄉的河川和湖泊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資源,我們 應當妥善利用,以保持生態的平衡,共建美麗的家園。 6. 交代學習單的內容並發給學生回家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