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
1. 認識台灣的地形與資源的關係。 2. 欣賞台灣景觀和生態之美。 3. 培養愛鄉土、愛台灣的情懷。 4. 說出資源開發對環境所造成的改變。 5. 察覺資源開發能帶來正面效益,同時對環境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6. 透過討論活動,探討資源開發要怎樣做才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7. 培養對事情做理性批判、思考的能力。 8. 察覺人為疏忽或介入,常造成生態環境失衡。 9. 透過分組討論,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 10. 培養正確的生態保育態度。 11. 提出適當又有效的利用資源方法。 12.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教學內容 |
※ 看一看: 1. 觀看山坡地濫墾濫伐、山坡地種植茶葉、檳榔樹、果樹、土地建築開發、闢建魚蝦貝類養殖區、河川地採砂、超抽地下水等圖片。 2. 觀看921大地震之網路資料及圖片。 ※ 說一說: 1. 人們做了哪些事,使得大自然的景觀產生重大的改變? 2. 哪些人為的疏忽或介入,常造成生態環境失衡? 3. 如何培養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 ※ 想一想: 1. 資源開發的正負面影響。 2. 怎樣才能減少資源開發對環境的破壞? ※ 辯一辯: 1. 以「資源開發的正負面影響」為題。 2. 全班分成兩組進行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