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低碳生活求的什麼? 人活得好好的,為什麼,突然間卻要減碳、要朝低碳生活的方式前進呢?很簡單,因為這是一個求生存的問題。因為全球已有上千位的科學家,跳出來正告世人,如果我們不改變目前的能源使用方式,暖化的後果將讓人類文明無法應付。 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兩百年內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迅速增加,已對全球氣候穩定造成極大的威脅。自工業革命至今,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全球的氣溫已經竄升近 0.76 度;而到 2008 年為止,全球 10 個最熱的年份,全在 1995年後出現,其中 8 個更是集中在 2000 年之後。 根據氣候學者的推估,若是在 21 世紀末前,全球氣溫上升超過 2 度(CO2e 約 445ppm),則全球至少有三成的物種會消逝,全球並有 20 億人感受到用水的壓力;全球氣溫上升超過3 度(CO2e 約 590ppm),全球三成的海岸低地將消逝,亞洲每年恐將將新增 700 萬人會因洪水而被迫遷徙,現有醫療系統也將不再能負荷新增的疾病;全球氣溫上升超過 4 度(CO2e 約710ppm),全世界現有的穀物都將大規模減產,生態系大規模的崩解也將發生。 另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第四份報告指出,為了把暖化控制在兩度以內,必須要把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控制在 445 ~485ppm 以內。也就是說,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在 2015 年前就要開始下降,並在 2050 年前照 2000 排放量再減 50% ~ 85%。不過,若以目前各國對於溫室氣體的管制進程,要達成科學家建議的目標並不樂觀。2005 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雖要求已開發國家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照 1990 年的標準減量 5.2%,全球也僅能將飆升的溫度,在 2050 年下拉約 0.06 度,何況美國至今仍未承諾減量。 即使成效不彰,〈京都議定書〉仍是全球對溫室氣體管制的一大步,而它即將於 2012年過期。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規劃,各國必須要在 2009 年底的哥 本哈根氣候會談(COP15)上,達成新的氣候協議,才會有足夠的時間讓各國政府及國會討論,在 2012 年接續全球溫室氣體的管制。 如果新的氣候協議失敗,也代表著京都協議的失敗,各國就將更肆無忌憚地排放溫室氣體。一旦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突破 855ppm,全球溫度上升到 5 度,人類現有的文明,恐將面臨能否存續的考驗。 我國雖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也無法以官方身分,參與制定新的全球氣候協議,但暖化影響卻是凌駕於政治之上的。根據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資料☆5,2008 年是全球天災損失第三多的一年,而台灣的二期稻作,也連續兩年受到秋颱影響而欠收,2009 年 1 月米價甚至已漲至史上同期新高。 當然,如果我們馬上回到原始人的生活,或許就能立刻控制全球的碳污染,但要每個人立刻下此決心並不容易。如果能正確教育學生在不需對日常生活做徹底革命的前提下,家戶也能朝著減碳的目標前進。讓學生能設計出綠色環保節能屋,以擁有它為榮。 |
教學目的 |
1. 炎熱地區的房屋建築,由百葉遮陽設計探討遮光與隔熱。 2. 知道什麼是能源,並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能源。 3. 認識運輸工具發展史,了解運輸工具的發展除了在外形上產生轉變,選擇不同動力和能 源也會促進運輸工具演進。 4. 能知道水對生物生存的重要性,並養成珍惜水源的態度。 5. 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6. 由腳踏車的科技發展史,體認科技研發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
教學內容 |
【準備活動】 1.引起動機 (1)幫青蛙找新家(ppt) (2)青蛙小綠為什麼要找新家? (3)為什麼公園裡的池塘要填成水 泥地? (4)為什麼以前下與池塘不會造成 淹水,現再卻會呢? (5)讓池塘淹水的原因是什麼? 【發展活動】 1. 地球上的人類雖然生活在不同的 環境裡過著不同的生活,卻都開 發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來改善生 活。 2. 動物和植物提供了人們食物的來 源,而地球上的各種能源和礦物 也供應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食、 衣、住、行、育、樂所需。 3. 自然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 不竭的。將自然資源分為兩類: 一類是在人類合理的使用下,可 以自然成長或循環利用的,例 如:陽光、水、空氣、土地、動 物、植物等;另一類是人類使用 後會愈來愈少,要經過千萬年才 可能再形成,甚至不會再有的, 例如:石油、煤、天然氣、核能、 金屬礦物等。 4. 分辨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 【發展活動】 5.從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的電能出發, 談「電從哪裡來?」、「哪些能源可以 用來發電?」,並將可以用來發電的 能源(例如:太陽能、水力、風力、 煤、石油、天然氣與核能)分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兩類自然資源。 6.利用上網或剪報,蒐集臺灣能源的 自產量、進口量及使用量,察覺臺灣 以火力發電為主且能源 98%仰賴進 口,而全球能源含量也日益減少下, 同學們分享各種節約能源的方法,並 進行創造性思考,提出嘗試解決能源 問題的方案。 7.為了使生活更便利,人類利用許多 自然資源改善生活環境,卻造成了很 多環境問題。 8.檢視家園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例 如:空氣汙染、廢棄物汙染、水汙 染、森林面積縮小、野生動、植物 瀕臨滅絕、山坡地濫墾濫建、土石 流和全球暖化等,探討這些環境問 題產生的原因及減少這些環境問題 的方法。 【綜合活動】 1. 歸納課程學習重點。 2. 習作第二題。 ---------第一次教學活動結束---------- 【準備活動】 1.引起動機 (1)爺爺一定有辦法(ppt) (2)當約瑟還是個小娃娃的時候, 誰送給他一條小毯子? (3)但是這條毯子後來怎麼了?破 了,爺爺幫他改成外套? (4)後來外套怎麼了?穿不下改成 背心。 (5)背心後來怎麼了?穿不下改成 領帶。 (6)領帶後來怎麼了?變形改成手 帕。手帕破了,改成扣子 2.減少製造垃圾-減少地球暖化 【發展活動】 1.介紹一些為大自然盡心出力的保育人士典範,他們是如何以綠色行動愛 護地球,守護美麗家園。 2.蒐集各大城市國家以綠色行動愛護 地球的實例,覺察許多人或團體為環 境保護工作的現況。 3.知道地球資源有限,並做好垃圾分 類,並期許自己也能以具體的行動來 守護美麗家園。 4.認識環保標章及綠色消費的理念, 以怎麼做一個聰明的綠色消費者為 題,討論綠色消費原則,以及身體力 行。 5.認識節能減碳及臺灣碳標籤,碳足 跡可以在生活中的哪裡發現? 【綜合活動】 1. 歸納課程學習重點。 2. 習作第三四題。 ---------第二次教學活動結束---------- 【準備活動】 1.引起動機 (1)呼叫妙博士蔬食救地球(影片) (2)太陽能發電運動館、高雄路竹 太陽能示範場、澎湖風力發電機、LED 城市照明、電動車。 【發展活動】 1. 認識綠的力量,從科技到生活,包 含綠色能源、節能科技、環保科 技。 (1) 先天自然環境,臺灣熱得 剛剛好-臺灣日照時間,太 陽能板及太陽能電池。 (2) 風力發電,微風也有大利 用-風期長平均風速大風 力平穩。 (3) LED 不含汞,更健康環保- 省電無汙染壽命長體積 小。T5 燈管也不錯,省電 省錢省材料。 (4) 電動車,不油不吵運輸新 兵—減油、減少碳排放。 (5) 綠建築,與地球共生共築 ---包括生態、節能、減 廢、健康。 2. 能發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 育、樂節能減碳的具體行動。 3.能分類並以彩色繪圖表示食、衣、 住、行、育、樂節能減碳的具體行動。 4.參考綠建築實例分組平面設計一層 或一棟綠建築的節能屋。 5.進行賞析評鑑:評估指標包括生物 多樣指標、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 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 室內健康、水資源、汙水與垃圾改善 指標。 【綜合活動】 1. 賞析、分析分類彩圖。 2. 賞析、分析節能屋。 ---------第三次教學活動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