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巧妙的以水土保持局的局徽圖案,讓學生探索了解圖案內容所要表達的「水土保持」意涵,引領學生進入水土保持的學習領域。接著透過影片實例「崩山 惡水 土石流」,讓學生理解「水保不好,家園不保」的概念,並以圖文創作方式表達土石流反撲所帶來的傷害。 護水土愛家園,讓學生學習友善土地的方式,試著提出山坡地合理使用的方式,共同討論分享,建構正確的土地利用觀念。接著以創意思考的方式,利用中文字「坔」(爛泥巴的意思)引導學生以水土保持的概念進行創作宣導,透過設計創作的過程,加深友善土地、水土保持的觀念,讓「坔」不再是爛泥巴、泥流! 「美麗的同時,創傷同在」藉由齊柏林所拍攝的「換個高度 守護美麗臺灣」預告片,讓學生體會人與環境的關係「善待自己 善待彼此 善待自然」,透過學習單的剪貼創作,認識友善土地的方式,覆蓋一份對大地友善的愛! 親子共學!一起「護水土愛家園」,藉由親子共學的學習單,介紹水土保持戶外教室的場所,走出戶外參觀學習,更深的體認與實踐對土地的愛。最後讓學生替水土保持局的局徽著上顏色,宣誓性的當個水保小尖兵,共同守護水資源、土地資源。 |
教學目的 |
1. 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3. 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進而建立環境友善的生活與消費觀念 4. 養成積極探究國內外環境議題的態度 5. 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永續發展 6. 能表達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意見,並傾聽他人對環境的想法 7. 參與保護或改善環境的行動,分享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的感受 |
教學內容 |
一、探索水土保持局的局徽 二、水保不好,家園不保 三、水土保持有撇步 四、讓「坔」不再是爛泥巴、泥流 五、覆蓋一份對大地友善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