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生物與生活環境的關係十分密切,而人類也包含其中,以往強調的是「人定勝天」,已轉變成「天人合一」的觀念,進而發展出各種環保議題與保育運動。透過此單元,希望學生從中了解生物的生活環境,也能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資料與討論思考後,重新用不同的角度與態度去看世界與台灣的生態環境。而目前,全球資源日漸枯竭,環境已被破壞惡化的程度是愈來愈嚴重了,因此,也希望學生透過此單元的學習,培養出重視環保與尊重生命的情操。 |
教學目的 |
本單元學生透過觀察、蒐集資料及討論等方式,除了初步認識台灣的生態環境外,也希望培養喜愛大自然、保護環境與珍惜自然資源等態度。 |
教學內容 |
活動一、台灣的棲息環境(老師提問,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回答) 1.台灣有哪些自然環境,棲息著哪些生物? 2.台灣有哪些瀕臨絕種的生物或特有種? 3.台灣地區有哪些常見外來種? 4.教師示範並且引導學生使用Visual Ranking工具,讓學生依照外來種危害台灣生態環境的程度作排序,並與別組分享想法。 活動二、地球多樣的生物與棲息環境(老師提問,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回答) 1.地球上有哪些棲息環境?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有哪些特徵? 2.不同的棲息環境,生物在外形上會有哪些不同? 活動三、環境改變與生物生活(老師提問,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回答) 1.人類活動會造成哪些環境變動? 2. 環境變動會如何影響生物的生活? 活動四、汙染防治(老師提問,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回答) 1.水和空氣受到汙染時,會對生物造成什麼影響? 2. 教師示範並引導學生使用Seeing Reason工具,透過網路收集資料討論保護水資源的具體做法。 3. 觀摩其他小組的想法與討論結果。 活動五、資源的種類(老師提問,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回答) 1.自然資源永遠都用不完嗎?可以毫無限制的使用嗎? 2. 哪些自然資源可以用來發電? 活動六、聰明的綠色消費者(老師提問,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回答) 1.什麼是綠色消費者? 2. 怎樣做一個綠色消費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