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沈明仁(1998)認為太魯閣族祖先與大自然的規律互為一體,相互增長。而前校長(太魯閣族)亦認為太魯閣族對於大自然心存敬重,對於大地資源,依循自然韻律而行,尤以狩獵有著嚴謹規範,如訂定禁獵時期、不可捕捉懷孕或年幼獵物、狩獵前需以鳥鳴聲來分辨吉凶等,一切所為,心存對於大自然之尊重與感恩。是以透過「神鳥西雷克」繪本內容,讓學童認識太魯閣族先民傳說,瞭解其與環境相容之生活態度,進而學習太魯閣族先民與大自然共生共榮態度。接續輔以族群傳統生活領域常見的「台灣百合」為教學對象,讓學童瞭解台灣百合對於不同族群所蘊藏之意義與象徵,進而親自動手種植培育,讓尊重大自然品格深植於心,期達到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2003)與黃長興(2000)所謂之擁有優秀品格特質之族群。
|
教學目的 |
1、瞭解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危機與知道尊重大地的重要性。
2、認識台灣百合及其對不同族群所蘊含之意義。
3、學生透過實際參與種植台灣百合,瞭解只要有心都可替大地盡一份心力。
|
教學內容 |
1.「搶救家園計畫」影片與「神鳥西雷克」繪本教學
2.介紹台灣百合與其對不同族群的象徵意義
3.學童親自種植台灣百合(以布落灣所培育之台灣百合為種子)
4.延伸活動:持續照顧與觀察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