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本校植物眾多,落葉紛飛加以維護草皮產生的草堆,堆肥材料數量龐大,更因為學校人力短缺,落葉堆肥場僅有堆放的功能;落葉自然腐蝕需數個月,若要翻堆需要社區企業的推土機協助。因此很快就滿了,無法發揮實際堆肥的功能。但因為本校無毒實驗農場土質不佳,需要進行土質改良,因此在課程中宣導落葉堆肥的好處及落葉處理流程,同時也在翻堆過程中發現了俗稱大量雞母蟲--鞘翅目昆蟲的幼蟲。此次我們利用這些挖出來的雞母蟲,作為昆蟲生態觀察的對象,不但可以觀察到幼蟲如何協助分解堆肥,並且可以觀察到鞘翅目昆蟲變態的過程。也觀察到各種不同的雞母蟲能變成不同種類的昆蟲—如金龜子、獨角仙、鍬形蟲。過程中我們期待能讓學生學習到如何尊重生命,不濫捕捉昆蟲,並且學習到唯有保持良好的棲地環境,才能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而堆肥也因為這些小動物的幫助能加速變成我們農場所需要的土質改良劑。
|
教學目的 |
1.配合學校無毒實驗農園土壤改良所需要堆肥,進行簡易的處理。
2.觀察到堆肥分解需要生物的協助,認識昆蟲與環境的關係。
3.觀察堆肥中發現的雞母蟲變態的過程,經由飼養昆蟲的活動,認識不同種類的昆蟲間生長過程的差別。
4.了解到要維護堆肥區的環境才能讓昆蟲繁衍。
5.了解昆蟲在環境中所面臨的危機。
6.透過討論,學習如何維護昆蟲的生存。
|
教學內容 |
1.講解堆肥製作的原理
2.示範及實際操作:將堆肥翻堆
3.發現各種雞母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