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最近的豪大雨,造成各地多處發生土石流。只因檳榔樹帶來些經濟收益,在台灣我們視之為發財樹,原來翠綠多貌的山林幾乎被單一的檳榔林所取代,淺根的檳榔樹嚴重破壞了水土保持,濫植的結果終於慘遭大自然反撲。檳榔文化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遍佈大街小巷,五光十色的檳榔小站,宛如紅燈戶櫥窗裡出售肉慾的檳榔西施,販夫走卒、民代、警員、阿兵哥、青年學子,不停的咀嚼。嚼檳榔會造成口腔癌已不容置疑,近年來罹患率排行榜更是節節上升。或許有人認為得到口腔癌是紅唇族勇士自找的,旁人不需太操心,但是連累到親友、家庭,加重醫療社會成本就不應該,也不能忽視,還有,檳榔族隨地「吐血」、破壞環境。維護環境生態平衡是全球的共識,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大自然的和諧,才能養成愛護環境,維護自然生態的觀念。「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土」是生物活動、棲息、生存的場所。由於拜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的設計之賜,總讓人們以為取得容易而毫不知珍惜。過度使用「水」「土」資源的地方沙漠化的情形正逐漸擴大,全球氣象異常的現象日漸嚴重,人們不重視的「水」「土」資源,衍生而來的災害問題,隨著土地的不當利用日益顯現。有鑑於「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唯有透過教育的方式,教導孩子們有正確的概念,正確的認知,俾將來對水資源對土壤資源,能正確的利用。
|
教學目的 |
1. 透過影片了解花蓮縣土石流、山坡地濫墾濫伐的原因及其後果。
2. 透過討論來辨證花蓮山水資源有限,必須共有共享與永續維護的觀念。
3. 利用統計圖表來佐證山坡地保育對人類的重要
4. 透過實地參訪體認水土保持不易與美好山水的重要。
5. 透過廢紙再生利用的創作,體會資源回收的重要。
6. 培養學生珍惜鄉土資源,愛護花蓮青山綠水好環境的重要。
|
教學內容 |
第 一 節 教 學 活 動(大地的怒吼)
第 二 節 教 學 活 動(大地在哭泣)
第 三 節 教 學 活 動〈診斷大地的脈搏〉
第 四 節 教 學 活 動(我見青山多嫵媚)
第 五 節 教 學 活 動(留得青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