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每次行經台九線壽豐路段,滿山的檳榔樹讓我覺得很痛心,一者是台灣吃檳榔的人口數量仍是眾多,造成許多疾病的問題;二者是檳榔樹是淺根的作物,容易造成山坡地的水土流失。而前些年發生在光復鄉的大興部落嚴重的土石流,讓很多生命與財產無情地消失,這也讓我們感到遺憾與難過。失衡的生態系統是當前人類的重大危機,那究竟是誰造成的?我們真是難辭其咎。因此有關於維護自然生態的問題,已成為提昇環境品質的一個重要政治議題。而水土保持與生態學的結合更是e世代追求永續發展的必然的趨勢。山坡地合理的開發利用可提供農牧業生產、娛樂功用甚至視覺美化等功能,而窮山惡水亦可以經由改造形成為人類利益服務的環境。為發揮水土保持服務人類之永續性,e世代的水土保持應著重在維持生態環境之涵容能力,使其不超過負荷,方可使環境的生命力免於衰敗,達到永續服務人類的目標。 |
教學內容 |
第一節課
壹、引起動機
ㄧ、桃芝颱風重創光復鄉大興部落,造成嚴重遠土石流災害。
貳、發展活動
ㄧ、 說明自然倫理:利用社會發展所對應遵循的基本法則。
(ㄧ)倫理的意義: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對應關係的規範。
(二)經濟快速發展造成自然環境的問題。
(三)品格教育的宣導。
二、發現問題與拯救未來(分組討論)
(ㄧ)觀察(或利用網路、書報雜誌等)
我們的生活周遭有沒有有關水土保
持的議題,並詳述發生情形等。
(二)描述議題與當局處理方式或政策。
(三)尋找更好的方式。
*老師適度引導學生思考方向。
三、分組報告
叁、綜合活動
水土保持是長遠且有意義的工作,重視水土保持才能減少環境所帶來的災害。現在全世界都在談永續發展的理念,經濟要永續發展、社會也要永續發展,但更重要的是水土保持更要永續發展,水土保持不永續發展,環境反撲的災害將會形成社會的動亂、人民的痛苦,又如何能夠達到經濟及社會的永續發展?水土保持就像是大地的醫生,治療大地因人為破壞或自然力量所形成的傷口,這些工作都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課程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