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瞭解週休二日實施的制度由來,並認知日常休閒活動的重要性,進而引導學生探索活動場所的環保與維護問題。 |
教學目的 |
1. 了解週休二日實施制度的由來。
2. 知道休閒活動的重要性並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
3. 培養關心居家生活環境與校園維護問題。
4. 探究環境破壞對人類之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案。
2. 知道休閒活動的重要性並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
3. 培養關心居家生活環境與校園維護問題。
4. 探究環境破壞對人類之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案。
|
教學內容 |
一、準備活動
1、教師:研究教學教材、編寫教材、準備教具、蒐集環境破壞之新聞報導與相關資料。
2、學生:調查校園活動場所的環境維護與破壞情況、培養上課情緒。
二、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1、請同學踴躍發表上週的週休二日在做什麼?
2、教師分享自我週休二日的生活。
3、教師說明週休二日的制度由來。
(二)主要活動
1、教師說明休閒活動的意義與重要性。
2、提問學生平時的休閒活動為何?地點?環境安全與否?
3、教師總結說明選擇休閒活動應注意事項。
4、校園糾察隊:請學生發表校園哪些休閒活動場所隨著校園開放,參與人數增加而遭到破壞?
5、教師說明校園休閒活動場所的環境現況。
6、分組討論哪些休閒活動會造成環境上的破壞,其破壞對於人類會有何影響,並擬出解決方案。各組派一人分享討論結果。
7、教師統整環境維護與環保問題,並說明環境永續經營之理念並與人類之息息相關,古李學生身體力行,從事具環境維護與環保概念之休閒活動。
三、綜合活動
1、問題討論
2、學習過程分享與溝通
3、教師綜合講評及回饋
4、預告下次課程內容與說明回家功課(發學習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