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延續上一堂課,利用課後學習單「藝術大師」活動為導讀,讓學生關心居家環境並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進而了解安全空間的建立方式。 |
教學目的 |
1、 認識並關心居家環境及社區。
2、 明白社區的含意、型態及功能。
3、 瞭解安全空間的建立方式。
|
教學內容 |
一、準備活動
1、教師:研究教學教材、編寫教材、準備教具、蒐集社區、房屋照片及資料。
2、學生:調查居家附近的環境並利用照相或是繪圖方式記錄下來、培養上課情緒。
二、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利用「藝術大師」活動進行分組討論,讓同一組同學了解自己的居家生活環境,每組挑選出一位較具有特色的居家環境狀況做為口頭報告。
(二)主要活動
1、調查:喜歡目前的居家環境請舉手?挑選三位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2、調查:不喜歡目前的居家環境請舉手?挑選
三位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3、展示有關城市與鄉村的社區圖片,讓學生意識到社區的含意與結構。
1、 說明社區的型態及功能。
2、 提問:美好、和諧、健康的社區要如何形成?請學生踴躍發表意見。
3、 統整說明:美好的社區需由社區的每位成員來共同參與及努力。
87、展示各式房屋的照片及資料,說明安全空間的建立方式。
8、提問:「如何建立安全的空間」?
9、統整說明:
安全的空間建立
(1) 由具體的環境改善來建立。(外在)
(2) 藉由個人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來提升生活品質。(內在)
三、綜合活動
1、問題討論
2、學習過程分享與溝通
3、教師綜合講評及回饋
4、預告下次課程內容與說明回家功課(發學習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