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設計這個教學活動,主要企圖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之下,自然而然的珍視並愛護周遭的自然環境,透過深刻的了解與認識,進而對平日忽視的自然生態產生維護的使命感,以落實強調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環境教育。本學習主題主要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並統整語文領域及藝術與人文領域於教學活動之中。
|
教學目的 |
.能用眼睛仔細觀察,及手的觸感去認識東西。
2.能說出自己的感覺
3.能完成學習單
1. 能參與小組討論
2. 能正確查閱資料
3. 能正確使用相機
4. 能完成學習單
5.能勇於上台發表並分享
1. 能發揮創意及想像力
2. 能有效收集作畫用的材料
3. 能保護花草進而愛護花草
4. 能完成花草拼圖
5.能勇於將成果展現及分享
|
教學內容 |
一. 認識校園花草(80分鐘)
1.將小朋友帶到教室外,從花圃開始巡視校園一周,並且在巡視過程中介紹花草名稱.特色
2.讓小朋友仔細觀察
3.回到教室讓小朋友發表對花花草草的感覺
4.將剛才的觀察和感想紀錄在學習單上
二 . 花草小博士(80分鐘)
教師準備 : 學習單 ,相機 , 植物圖鑑 , 及相關圖書
1.將全班學生分成四至五人的小組
2.發給每小組一份學習單
3.由小組自行討論並決定一種校園植物
4.小組到校園中蒐集決定好的植物的樹葉.果實 , 並提供相機供學生拍下該植物的相關照片
5.由老師提供植物圖鑑及相關書籍,供小組查閱並紀錄相關資訊
6.成果發表與分享
三. 花草拼圖(80分鐘)
教師準備 : 花草拼圖作品, 白膠, 圖畫紙,
1.老師展示事先以樹葉.花瓣.枯枝拼裝的圖畫,並解說作畫需要的材料,及拼裝創意
2.帶學生在校園中蒐集花草的樹葉.花瓣.枯枝,並強調只能撿取已掉落地上的,禁止強制摘取 , 要愛護植物
3.學生運用蒐集回來的花草素材拼裝成創意圖形
4.發表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