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 |
由現象原因(如:垃圾渦流區、滿塑膠垃圾與信天翁幼鳥的屍體的中途島、台灣近幾年來產生的公害)、造成影響(對個人健康、生態系統和社會的危害)和因應對策(進行綠色消費、全校性的環境分享計劃)進行活動。 |
教學目的 |
"1、學生能了解環境問題(如:垃圾渦流區、河川污染、空氣污染……等)
2、察覺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有系統的觀察與探究.發現及解決問題。
3、設計關懷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4、發揮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並多面向理解美術與其他領域間的關係。" |
教學內容 |
認識公害、認識綠色消費、綠色標章、如何拒絕環境荷爾蒙傷害、全校性的環境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