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
(一)能讓課程參與者了解環境教育的哲學理念及重要倫理思想為何? (二)能讓課程參與者了解政府各機關有哪些永續發展教育議題,必頇透過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採取必要行動策略,對全民及各級學校師生進行教育宣導。 (三)能讓課程參與者了解環境素養內涵為何?各素養面向兼得的相互關聯性及因受訪者社經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四)能讓課程參與者了解環境教育人才培育的管道,及環境教育法中所規定的環境教育人員認證之必要條件及管道。 (五)能讓課程參與者了解環境教育場域的重要性及如何選擇環境教育場域。 (六)能讓課程參與者了解社會(非正規)環境教育,及如何透過民間團體(NGO)及社會的力量加以推動及實踐。 |
教學內容 |
為能讓課程參與者了解環境教育的哲學理念及重要倫理思想,以方便其在進行或參與環境教育相關的工作時,得以遵循。 課程單元4-1:環境教育倫理及哲學概論
課程單元4-2:永續發展教育課程及行動策略
課程單元4-3:環境教育素養內涵
課程單元4-4:環境教育人才培育
課程單元4-5:如何選擇環境教育場域
課程單元4-6:社會環境教育(含民間團體及社區) |